恩施股票配资
证券时报记者 许盈
投入真金白银继续看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又有多家券商抛出回购计划。
4月9日晚间,国泰海通证券(证券简称“国泰君安”)、国投资本发布回购预案,同时中泰证券、财通证券也披露了董事长提议回购公司股份公告。截至证券时报记者发稿时,券商板块已至少有7家公司披露回购计划或股东增持计划。
此外,据券商分析师介绍,面对近期市场出现的震荡,机构投资者正在积极关注、参与错杀板块配置。
更多券商参与回购
继4月8日公告董事长提议回购公司股份或筹划回购公司股份的提示性公告后,国泰海通证券、国投资本于4月9日晚间火速推出了回购预案。
国泰海通证券公告称,在董事长朱健提议下,基于对公司未来恩施股票配资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股票价值的认可,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预计回购金额为10亿元至20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26.35元/股,回购实施期限为不超过3个月。
国投资本也在同日发布回购预案。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回购金额为2亿元至4亿元,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等,回购价格不超过8.90元/股,回购期限为不超过12个月。此次回购用途为用于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
此外,中泰证券、财通证券也发布了公司董事长提议回购股份公告。中泰证券公告称,董事长王洪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为3亿元至5亿元,回购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回购的股份将用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优化公司资本结构。
财通证券公告称,公司董事长章启诚提议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回购的股份将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回购资金总额为1.5亿元至3亿元。
就在前一天,包括东方证券、国金证券、长城证券等多只券商股已抛出了回购计划或者股东增持计划。具体来看,东方证券公告称,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预计为2.5亿元至5亿元;国金证券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为5000万元至1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2.91元/股(含);长城证券也公告,控股股东华能资本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本公司股票,拟增持金额为5000万元至1亿元。
增量资金持续流入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表示,国有资本增持、保险资金入市、上市公司回购等一系列增量资金持续入场,对于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短期来看,持续流入的增量资金为A股市场带来了更多活水,保障了市场的流动性。中长期来看,增量资金耐心资本有利于扩大机构投资者占比,稳定市场预期和提振信心。
燕翔还表示,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的内需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创历史新高即已反映了这一趋势,未来即使外需短期有所波动,也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
“虽然美国近期大幅提升关税,但今天的中国经济已具备更强的抗压能力和更丰富的应对手段,我们有成熟的反制措施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有足够的政策空间和多元化市场布局,能够有效对冲风险,保障经济的韧性和为资本市场提供良好发展环境。”湘财证券研究所所长曹旭特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曹旭特进一步表示,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转型升级韧性,外部压力往往倒逼出更强的内生动力,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投资机遇。
机构关注超调板块机会
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近期路演中,观察到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呈现两大特征:一方面积极关注、参与错杀板块配置,特别是与内需对冲、国产替代相关联的板块;另一方面,防御心态增强,在风险可控的安全框架下,对具有高分红属性的稳健类资产,如配置电力等板块的意愿加强。
徐驰进一步表示,至少有三类基本面稳健的板块遭遇市场错杀。第一类是内需相关的非出口产业链,在市场恐慌情绪下,与出口关联度低的内需板块被错杀。第二类是央国企、稳健类、红利板块,该类板块与出口关系不大,且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同时具有政策红利支撑。第三类是处于自身产业上行周期的、业绩较好的板块,短期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导致资金撤出高景气赛道。
民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牟一凌认为,投资者可以进行积极防御,未来,“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终端需求”这一叙事将由其亲手打破,重塑的供需格局中将诞生机会。在配置方面,牟一凌看好三大方向:一是受益于内需对冲的消费板块,包括受益于反制的农林牧渔、酒店餐饮;二是纯粹的低估值资产,例如银行、保险、红利中的煤炭等;三是资源品(黄金、铜、铝以及部分小金属钴、锑、锗等)以及资本品(工程机械、钢铁、自动化设备等)。